软考高项(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作为软考体系中高级资格认证的热门科目,其考试科目设置与内容安排一直是众多考生关注的焦点。不同于软考中、初级只考两科,软考高项设置了三个科目,考察内容更加全面且深入。本文将详细解析软考高项的三个考试科目,为备考的朋友提供清晰的指引。
重要信息:软考高项每年举办一次考试,时间为每年5月份,采用机考形式。考试内容基于《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第四版)。所有三个科目(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都需在同一天内完成,且每科成绩均需达到45分(满分75分)才算通过。
软考高项总共考查三门科目,分别是综合知识、案例分析和论文写作。三门科目测试的知识点虽有交叉,但侧重点和考查形式各有不同,需要考生采取针对性的备考策略。
综合知识是软考高项的第一个科目,安排在上午9:00-11:30进行,总时长150分钟。这一科目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察考生对项目管理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
题型设置:75道单选题,每题1分,满分75分
考察范围:覆盖教材全部内容,包括信息化基础、项目管理知识体系、软件工程、信息系统等
特殊题型:包含一定数量的英文题(约5题)和计算题(约5题)
综合知识科目涵盖面广,但重点突出。备考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的核心概念和过程
信息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常见计算题型(如挣值分析、网络图等)的解题技巧
项目管理常用英文术语及其缩写
案例分析是软考高项的第二个科目,安排在下午13:30-15:00进行,总时长90分钟。这一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将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题型设置:通常包含3道大题,每题下设若干小问题
常见题型:计算题(约25分)、找茬题、分析题等
答题要求:需要在计算机上作答,输入文字或数字
案例分析科目考察实际应用能力,备考时应关注:
熟练掌握各类计算题的公式和解题步骤(特别是挣值分析、成本偏差等内容)
了解项目管理各个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练习分析项目情境,识别管理缺陷并提出改进建议的能力
熟悉项目管理工具和技术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
论文写作是软考高项的第三个科目,安排在下午15:20-17:20进行,总时长120分钟。这一科目主要考察考生对项目管理理论的理解深度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题型设置:1道论文题,要求撰写2000-3500字的项目管理实践论文
考察内容:通常围绕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展开
作答方式:在计算机上直接撰写,可以插入表格、图形等
论文写作科目是许多考生的难点,备考时应特别注意:
熟悉十大知识领域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场景
准备2-3个真实或模拟的项目案例,可随时套用
掌握论文的基本框架:背景介绍、项目概况、管理过程、经验总结等
提前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质量论文的能力
软考高项的三个科目虽然各有侧重,但内容上存在紧密联系,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提高备考效率。
比较项 | 综合知识 | 案例分析 | 论文写作 |
---|---|---|---|
考查重点 | 基础知识掌握 | 实际应用能力 | 深度理解与表达 |
题型形式 | 选择题 | 简答题、计算题 | 论文写作 |
难度系数 | 中等 | 中高 | 高 |
备考建议 | 广泛复习、多做题 | 掌握计算、分析实例 | 练习写作、准备案例 |
考试技巧:软考高项改为机考后,案例分析和论文实行连考。案例分析科目最早可提前半小时交卷,考生提交试卷后会自动进入论文写作考试。这意味着考生可以将案例分析中节省的时间用于论文写作,合理规划时间非常重要。
针对软考高项的三个科目特点,建议考生采取以下备考策略:
软考高项知识点繁多,建议至少提前3-4个月开始准备。初期以综合知识为主,中期加强案例分析练习,考前1-2个月重点突破论文写作。
综合知识:系统学习教材,关注重点章节,做大量选择题练习
案例分析:掌握计算题公式,分析历年真题,提高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论文写作:了解论文结构,准备多个知识领域的素材,进行实战演练
如果时间紧或自学效率不高,可以考虑报名专业的远程软考培训课程。专业的培训机构会提供系统的学习计划、精准的重点分析和专业的论文指导,大大提高备考效率。
特别是对于没有项目管理经验的考生来说,论文写作往往是最大的挑战。专业培训机构通常会提供论文模板和写作指导,帮助考生克服这一难关。
很多IT从业者在选择职业认证时,会拿软考高项与PMP(项目管理专业人士资格认证)进行比较。两种认证各有特点:
考试内容:软考高项包含信息系统特有内容,PMP更侧重通用项目管理
考试形式:软考高项考三科,PMP只考选择题
应用范围:软考高项在国内认可度高,PMP则具有国际化优势
报考条件:软考高项无条件限制,PMP要求工作经验和培训学时
对于希望在IT行业发展的项目管理人员,同时拥有软考高项和PMP认证将是理想的选择,两者可以互为补充,全面提升职业竞争力。